奇书网 > 非凡法医 > 第2章 姜是老的辣?

第2章 姜是老的辣?

最新网址:www.qishuta.org

    见到这团细茎,宋小慈脑中突然浮现出刚刚吸收过的技能书——法医植物学LV3.0。

    这门学科,十分冷僻,即使在大学期间,也没有专门修过,教授们也只是象征性的提起过。

    宋小慈眉头挑了挑,眼眸为之一亮,呵呵,正愁如何判断死者的死亡时间呢。

    这团絮状根茎是一条分枝树根的末梢部分,全都集中到了颅腔,这相当于人类手臂远端的尺桡动脉,整个手掌都布满了它们的毛细血管。

    生长是一个过程,完成一只人手毛细血管的布建,那是需要充足时间的。

    同理,颅腔这团细小根茎,它们的长度、数量、分节分叉都是可以测量的,而这些数据可以和植物的生长周期关联起来,正如树木的主干年轮一样。

    宋小慈小心地截断了进入枕骨大孔的根茎,任由那团细茎留在颅腔内,这些细茎他要稍后测量。

    随后又让社区民警调出APP,用手机扫描,明确这棵植物的名称——毛山椒。

    “小宋啊,这毛山椒有什么好研究的啊?”

    不知道宋小慈这是要干什么,黄胖子忍不住问了出来。

    “确定死亡时间。”

    宋小慈的身高超过了一米八,这会儿站直了身体,加上身材略显秀气,让他看上去比黄胖子整整高了一个头。

    “确定死亡时间?”

    黄胖子很是意外,自己本就是从刑侦口上提拔起来的,以前可没听说有这样的方法。

    熊照安和胡斌的目光落在彼此脸上,均是一愣,这小宋肯定是在故弄玄虚,开玩笑吧。

    两社区民警是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新人,勇于接受新鲜事物,立马来了精神,兴趣盎然。

    其中一人问道:“宋法医,这个应该是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周期,间接推断死亡时间吧?”

    宋小慈想都没想,脱口而出。

    “差不多吧。植物主干与根系的生长发育相似,每种植物的生长图谱都是独一无二的,即使是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区域、气候环境下,它们的生长速度也是不同的,这种差别,在中华植物学中都有对照参数……”

    宋小慈知道,这个东西说太深了人家理解不了,只能简单说说,两片儿警不停点头称是。

    周启明则在沉默思考,回想刚刚小宋法医勘验的过程,程序和步骤跟书上说的差不多。

    太标准了!

    不对呀,刚刚之前还觉得他是个新手,这会儿搞起事来却是判若两人,比起局里的老法医还要正规。

    正想问问,这具尸骨是男是女,年龄多少,就听电话铃响了。

    周启明开了免提。

    “启明,你这边搞成么样?尸骨的身份能够确定吗?”

    听声音,几个人知道这是刘波大队长打来的。

    “这里又高又险,爬上山顶快累死了,我们刚刚开始勘验,这样吧,我让熊队说说基本情况。”

    熊照安接过电话,沉吟几秒,道:“这人男的,身高1.6米左右,年龄在40-50岁之间,死亡时间3-5年,死亡性质和原因目前还不清楚。”

    电话那头没有停顿,直接回道:“好吧,你们搞结束了给指挥中心报告一声,尽早发协查通报,找到尸源。”

    果然是有经验的中年法医,只在旁边观察了一番,还没有接触尸骨,就已经下了结论。

    这让众人不由松了一口气,姜还是老的辣,搞事情就是利索。

    熊照安不露声色地看了一眼宋小慈,道:“小宋法医,说说你的看法吧。”

    宋小慈大为诧异,以自己初步的判断而言,熊老师对于死者的刻画也太离谱了,在没有完成所有检验之前,他不想表达任何观点。

    想了想,道:“熊老师,没有拼骨,测量也没有做,我说不上来。”

    看吧,这就是新人和中年法医的差距。

    新人搞事磨磨蹭蹭,半天憋不出个屁来,而老师傅看一眼就有了答案。

    熊照安挥挥手,表示理解,让宋小慈继续。

    现场一开始就有摄像机全程拍摄,见胡斌拍完了照片,宋小慈撤了标牌,拿出一张蓝色的宽大纸巾,铺到旁边的草地上。

    “胡老师、熊老师,你们歇会儿,我来拼骨;两位小哥,你们到附近搜索一下,看看能不能找到衣饰物品,我感觉还差骨头,衣鞋的残片应该能够找到一些。”

    宋小慈不好命令黄胖子,也不好支使周启明,他想让两片儿警在周围找找东西。

    “呵呵,早说啊,我们都可以找找看。”

    在周启明的带头下,黄胖子和两片儿警都在周围找了起来。

    胡斌对拼骨不感兴趣,“我也去,”选个方向自顾找去。

    熊照安则是看着宋小慈将几坨骨头收拢到铺巾上,开始拼骨了。

    人的骨头一般是206块,偶尔有变异的结构,可以增减几块,但这种情况非常少见。

    本就是法医专业的,大学里也没有全玩,毕竟985的学校,学习氛围还行,因此,多少还是啃了一些书本知识的。

    但离实践应用,却还差得很远。

    幸好,现在有了法医人类学LV3.0技能傍身。

    宋小慈手速很快,只用了不到十分钟,就将整个骨架拼好,看上去一目了然。

    周身骨块,包括长骨、短骨、扁骨、不规则骨,颅腔是一个整体,长骨基本完整,只是差了左小腿的腓骨,其它体积较小的骨质,比如双手的指骨和双足的趾骨,却是差了不少。

    更可惜的是,没有找到舌骨,这块骨头对于排除机械性窒息死亡,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。

    在拼骨的过程中,宋小慈将每块骨头仔细看了一遍,所有现存的骨头都没有骨折,包括线型骨折和粉碎型骨折,基本可以排除强暴力打击骨胳造成的损伤。

    在四肢长骨的干骺端,看到了撕脱性的损毁,还有多根指骨和趾跗骨远端啮痕,应该是小动物所为。

    舌骨被小动物掠走,也是完全可能的。

    拼完骨头,宋小慈开始检查骨盆,看这个主要是确定性别。

    男性骨盆高而窄,上大下小呈漏斗形;骨盆上口径大于横径,呈心形;骨盆下口狭小;盆腔骨面粗糙、倾斜,骶骨、尾骨向前方突出,骶岬及坐骨棘均较发达,左右坐骨结节距离近。

    宋小慈拿着米尺和量角器,仔细测量,不用记录,他直接将这些数据一一记在脑中。

    耻骨角72度,女性这个角度会大于90度。

    耻骨缘支角141度,而女性通常小于137度。

    找到骶骨,拿尺一量,妥妥的等腰三角形,而女性这块骨头是等边三角形。

    因此,这具尸骨是男性无疑。

    见宋小慈认真到了忘我,熊照安摇摇头,不就确定个性别,肉眼可见的差别,用得着测量吗?

    迂腐!

    这就是熊照安的评价,这小伙子读书都读迂了。

    确定了性别,宋小慈将两根最长的股骨挑了出来,人体的这两根骨头,最适合推算身高。

    拿尺一量,左侧45.5厘米,右侧45厘米。

    在大学里,他知道最简易计算尸长的办法,就是用长骨乘以相应的系数(当然是黄种人的),所得乘积加5厘米,即为身高推算值。

    只不过,这种方法相当粗糙,误差有点大。

    强些的是一元回归方程,而更加准确的当属四元回归方程。

    有了法医人类学LV3.0,宋小慈直接应用四元回归方程。

    在仔细测量股骨的髁颈粗细和长度后,他拿出手机,将计算器APP调了出来,将多个数据代入回归方程,很快就得出了左172.5厘米,右172.0厘米。

    这样,死者的身高就在172厘米与172.5厘米之间,直接说成172厘米也不为过。

    对于法医人类学而言,确定种属(人种)、性别只是起步,推算身高也相对容易,难的是确定这副白骨化死者的年龄和死亡时间。

    可以说,一个比一个难。

    经常看到法医报告中说,死者年龄25-30岁,50-55岁,有的甚至跨度在10岁以上,比如55-65岁,60-70岁。

    精确到五岁之内,能够将死者年龄框进去,就算是中规中矩的,至于跨度十岁以上,也常有法医这么干。

    对于白骨化的尸骨,推断它的年龄范围,误差能够缩短到两年左右,就相当不错了。

    年龄的推算最好检验多个部位,相互印证,即使那些有着丰富实战经验的老法医,也很难做到完全准确。

    如果没有法医人类学LV3.0,这在宋小慈来说,简直就是不可想象的大工程。

    现在就不一样了,尸骨相对完整,可供选择的骨块部位多了,自由度完全没有任何问题。

    宋小慈选择颅缝,耻骨联合面,以及牙齿磨损三个方面综合推算。

    他一手托起颅骨,一手拿着放大镜,观察颅缝愈合的情况。

    重点观察颅骨三大缝的内外愈合情况,即冠状缝、矢状缝和人字缝,仔细检查它们的愈合度,根据1-4类分型给出评分,然后代入到多元回归方程。

    很快,骨缝推算有了结果,“嗯,36-39岁,与预估的差不多。”

    骨盆的耻骨联合容易观察,他一眼就看出,联合面形成了周缘且略有隆起,背侧缘向后扩大,使联合面呈现出卵圆形。

    这个不用回归方程,课本上早就给出了参考值。

    “年龄在35-40,还不错,可以接受。”

最新网址:www.qishuta.org

新书推荐: 擎天霸王诀 重返1983之开局曝光老爸私生子 天选救世主,我在怪谈里躺赢 妄与惘 热血豪情 炮灰觉醒意识后,哥哥们后悔了 科学种花,玄学致富 诗相 夏歇 鬓影衣香